加强基础研究和“无人区”前沿探索,强化原始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建立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深厚根基上,要把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两条腿走路”,既瞄准科技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更要从卡脖子问题清单和国家重大需求中提炼和找准基础科学问题,以应用倒逼基础研究,以基础研...
科技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特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最根本的是要依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个战略基点,一方面通过加快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打通堵点、补齐短板,保障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全面安全可控,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科技支撑;另一方面,通过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和开展全球竞争合作中,塑造更多新优势,掌握更大主动权。比如,在关键核心技术和...
列战略部署,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把舵领航。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既强调立足当前的现实性、紧迫性,也体现着眼长远的前瞻性、战略性,为我国科技事业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自觉担负起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使命...
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创能力。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继续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并重,优化基础研究布局,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底层技术。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强化对冷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建立非共识项目和颠覆性技术的支持机制,完善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特点的科研评价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启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改革向提升...
三、强化科技自立自强的行动自觉,全面开启建设科技强国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强化科技的战略支撑地位,新形势下的科技工作必须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以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以科技强国建设有力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系统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科技资源统筹配置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不断优化。开展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推进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和“绿色通道”试点,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健全成果转化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完善分类评价机制,突出国家使命导向,出台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硬措施”。构建科技大监督格局,...
二、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决定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展开,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迈出重大步伐,重大科技任务有序实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创新实力整体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44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4...
深刻领会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改革发展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多方面调整,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就是要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深刻领会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战略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重大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对“什么是生产力”以及“如何发展生产力”作出了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动力机制演变规律的准确把握。从“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