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构建资源高效配置的国家创新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4点要求:一是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推动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大科学中心、国际科技创新基地的统筹布局和优化;二是加快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三是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发展体系;四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和科技评价机制改革。合理的科研经费分配使用制度和科技评价制度,能够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反之则会阻碍科技创新。对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对科技评价制度改革,总书记强调,要“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这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改革方案,总书记要求继续坚决推进,“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
人类面临的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我国既是倡导者,更是实践者。
2020年以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不仅将测定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第一时间与各国分享,将总结出的有效检测方法和诊疗方案及早公布于世,与多国携手开展疫苗研发,更在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其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展现了大国的责任担当。
“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科技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提出明确要求:“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主动布局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挑战,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其他更多国家和人民,推动全球范围平衡发展。”
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近年来,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与多个国家建立创新对话机制、开展联合研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科技开放合作格局。围绕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从3个方面作出部署:一是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二是把“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为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机遇和平台;三是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转自:《求是》2021/06 作者:《求是》杂志编辑部)
top